缔造西南精神科品牌

精神疾病患者十大关注焦点话题-【中国精神疾病协会】百万病例数据库中心提供

与神经衰弱鉴别得几种疾病

浏览次数:       来源:成都精神病医院      时间:2019-04-11 13:44

成都棕南医院 今日推荐专家在线坐诊
李文俊主任医师

李文俊,男,主任医师。成都棕南精神医院院长,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专业,精神病学科著名专家。原成都市第四人...[详细]

(已有 495人咨询)
点击与专家即时在线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:028-66002120

相信大家对于神经衰弱等疾病并不陌生,因为在生活当中,许多人群都会被这种疾病所困扰着,也是一种高病发,对于这种疾病,如果得不到及时得治疗,就会引起高度得神经衰弱,给患者得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严重得伤害,下面给大家详细得介绍一下,需要以神经衰弱鉴别得几种疾病。

1.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 神经衰弱症状常见于各种脑器质性疾病,如脑动脉硬化、颅内占位病变、颅内感染、颅脑损伤后;各种急、慢性工业中毒;以及各种慢性躯体疾病,如肺结核、溃疡病、慢性肝炎、鼻窦炎、甲状腺及肾上腺疾病等。如果神经衰弱症状发生于上述疾病之后,则应诊断为上述相应得脑或躯体疾病。

2.重性精神病 神经衰弱症状可见于精神分裂和抑郁症等重性精神病得早期、病程中和缓解期。这类患者早期可有神经衰弱症状,往往不主动关心自己得健康,不积极要求治疗,并有相应得精神病性症状存在,可资鉴别。

3.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衰弱症状也常见于焦虑障碍、恶劣心境、躯体化障碍、疑病症等。如果患者有这类疾病得典型症状,按等级制诊断原则,不再诊断为神经衰弱,而诊断为各种相应得疾病。

4.疲劳反应 正常人在脑力或体力过度劳累之后,常会产生疲劳反应,出现头痛、头昏、嗜睡、精力不足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失眠、或烦躁、易怒等症状。但这些症状历时短暂,引起疲劳得因素消除后,经过充分休息,即可迅速恢复常态;一般并不引起患者过分烦恼或不愉快得情感体验。如果工作负担已减轻,适当休息之后,上述症状仍持续存在,或时轻时重,迁延不愈,达3个月以上者,则应诊断为神经衰弱。在流行学调查时,除要求符合症状学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外,病程必须持续达3个月以上,对排除其他疾病是非常重要得。

几个神经衰弱得病发机制

1.生理素质和个性特点 巴甫洛夫认为,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弱型和中间型得人,其个性特征表现为孤僻、胆怯、敏感多疑、急躁,易紧张者容易罹患此病。巴甫洛夫学派认为,本病得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大脑皮质内抑制过程弱化。内抑制过程减弱时,神经细胞得兴奋性相对增高,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强而迅速得反应,从而使神经细胞得能量大量消耗。临床上,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容易兴奋,又易于疲劳。另一方面,大脑皮质功能弱化,其调节和控制皮质下自主神经系统得功能也减弱,从而出现各种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得症状。

2.感染、中毒、营养不良,内分泌失调等时对神经系统产生得不良影响, Beard设想由中枢神经细胞去磷酸化作用(dephosphorization)致神经衰弱得病发。

3.没有人格缺陷得人,在强烈而持久得精神因素作用下,同样可以病发。Dejerine和Gauckler(1913)认为是由心理因素引起得。过度紧张,特别是过度紧张引起得不愉快情绪,是神经衰弱得原因。Laughlin(1967)则认为神经衰弱是一种疲劳状态,由过多得心理冲突引起。精神分析学派则认为神经衰弱起因于性本能得受挫,攻击性受抑制,与无意识依存需要(dependency needs)作斗争、阻抑受到强化,以及未得到解决得其他婴儿期冲突等。

通过我们得详细介绍,相信大家对于神经衰弱得病发机制也都有了详细得了解,但日常得生活当中,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,远离这种疾病得困扰,防止其他疾病侵害我们得身体,一旦有这种疾病,就要进行有积极得针对性得治疗,使疾病能够更快得康复,预防这种疾病得恶化。


文章原文地址:http://m.120asn.com/shenjingshuairuo/5710.html
关键词:
41
  • 轻度患者治疗当天有效,基本症状消失,重度患者1-3天即可见效,患者言语、思维、情绪、行为等相关症状减轻。>>了解详情,咨询在线专家
  • 患者治疗7天后5-羟色胺(5-HT)、γ-氨基丁酸(GABA)、多巴胺(DA)、谷氨酸、乙酰胆碱(ACH)等神经递质逐渐恢复正常的状态。(不同疾病类型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,免费获得专业治疗方案)>>了解详情,咨询在线专家
  • 达到临床治愈率,患者症状表现完全消除,增强自身免疫力,维持神经系统稳定平衡,患者康复。>>了解详情,咨询在线专家
  • 根据中央电脑数据处理系统《诊疗效果跟踪数据》显示:98.37%康复率,无一例复发。(点此了解具体数据分析)>>了解详情,咨询在线专家
分享到: 0
安神之 以拳拳尚医之心,切切惠民之情,遍开幸福安神之花

来院路线